实践生态文明描绘绿色画卷——郑州市建设森林生态城市纪实(二)中国绿色时报2007年12月12日“绿化模范、生态宜居”,这个萦绕郑州人心头的梦想,如今已实现了。日前,全国绿化委员会授予郑州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称号。这是郑州市在获得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和国家园林城市荣誉后获得的又一殊荣。
而这一切都是在郑州人多年来精心雕饰的绿色画卷的基础上取得的。河南省委书记徐光春在郑州参加全民义务植树时曾提出:“作为省会,郑州不仅要成为全省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首善之区,还要成为全省生态环境首善之区。
”2006年年初,郑州市委、市政府决定加快森林生态城市建设,启动建设期限为2年的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创建活动,将之作为推进森林生态城市建设的重要载体。于是,一场以“共建绿色郑州,构筑生态家园”为主旋律的“创模”绿化攻坚战拉开了序幕。
宣传发动“创模”工作深入人心一项针对“创模”的调查表明,“创模”在郑州市民中的知晓率达到了98%以上。为使“创模”深入人心,近两年,郑州市充分利用平面媒体、立体媒介,固定宣传、流动宣传以及群众互动等形式,开展了多渠道、全方位、多视角、高密度、大强度、全覆盖的创建宣传活动。郑州市“创模”领导小组先后组织制作悬挂了各类大型高层建筑广告牌、景观道路广告牌、快速路桥体广告牌、灯箱广告、灯杆广告、墙体广告、公交车体广告等宣传标识近3万块(幅),覆盖全市主要广场、公园活动场所及交通干线、城郊结合部和重点工程处。
郑州市绿委、市林业局先后印制、分发了种类多样、内容丰富的各种“创模”宣传印刷品66万余份,统一制作了手提袋、水杯、湿(纸)巾、抽纸、遮阳伞、禁烟标识共计80余万套,进行广泛宣传。为动员全社会共同参与创建活动,郑州市还先后组织开展了绿色郑州摄影、书法、美术大赛和征文活动,以及“创模绿化知识送万家”、“争创全国绿化模范城市”知识竞赛、“我为郑州添新绿”青年志愿者植绿护绿大型行动等18项系列活动。义务植树形成植绿、爱绿、护绿、兴绿风尚“人人为城市添绿作贡献”,这是郑州市“创模”工作中的一个口号,市委、市政府把全民义务植树作为创建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工作的重要抓手,不断强化义务植树组织工作,在全市形成了“全社会办林业,全民搞绿化”的浓厚氛围。
每年第一个大型会议是由省市各界千余人参加的省会全民义务植树暨造林绿化动员大会;将3月份确定为“郑州市全民义务植树集中活动月”,每年组织的第一个大型活动就是省、市四个班子领导带队参加的义务植树活动。近年来,郑州还以义务植树基地建设、绿色通道建设等为重点,以高速路、国道、省道、风沙源治理工程、城市园林绿化重点工程为基地,创新义务植树办法、措施,着重抓好义务植树尽责率、成活率的提高和规范化管理。
由于植绿、爱绿、护绿、兴绿风尚的形成,义务植树今天已成为市民的自觉行动,绿地认养、植纪念树、造纪念林蔚然成风。近5年来,市区参加义务植树人数累计达578万多人次,义务植树1423万多株,平均尽责率达到93.37%,成活率和保存率均达90%以上。还绿于民建中原特色城市绿地系统郑州在“创模”中坚持以人为本,确立了“净、绿、亮、美”的工作思路,采取了拆墙透绿、拆房植绿、沿河布绿、见缝插绿、挤地增绿、租地建绿等超常规措施,形成了以道路绿化为骨架,公园、游园、广场均匀分布,滨河公园贯穿市区,绿树葱茏,花香四溢,具有中原特色的城市绿地系统格局,每年新增绿地面积500公顷,实现了大树与高楼同生长,绿色与城市共延伸。城区如今共有公园62个,绿化广场19个,游园184个,其他公共绿地40块,公共绿地总面积1858.51公顷。
公园、游园全部免费开放,使广大市民最大限度地享受到了环境改善带来的好处。道路绿化水平不断提高。
近年来,郑州按照树种多样、乡土为主、色彩丰富、景观优美、栽植大规格苗木的原则,进行道路绿化建设,注重植物品种多样化、层次化,增加造型、色彩和动感。行道树以法桐为主,国槐、白蜡、女贞、栾树等为辅,绿化带以月季、金叶女贞、紫叶小蘖、龙柏等树种为主,并点缀常绿灌木,形成一街一景、一路一貌的绿化格局。目前,市区绿化道路340.09公里,道路绿地面积达462.62公顷,绿化普及率达100%,已形成“点成景、线成荫、片成林”的林荫路系统。
居住区绿化倡导景观、生态功能的和谐统一。园林地产、生态景观理念在新型居住区的开发中得到广泛应用,清华园、金色港湾、鑫苑名家、帝湖花园等一大批高品位的新建居住区绿地率都在40%以上。对原有居住区坚持普遍绿化、重点提高的方针,控制绿地率不低于25%。
通过拆违增绿、见缝插绿、立体造绿的方式,最大限度地增加绿量和绿地面积。送变电社区、省电力公司家属区等一批旧居住区成为环境绿化改造的典范。
工程带动构建森林生态网络在城市郊区国土绿化方面,郑州市采取以生态林业重点工程带动造林绿化事业大发展的战略,全面实施了环城生态防护林工程、风沙源生态治理工程、嵩山山脉水源涵养林工程、通道绿化工程、森林生态城工程等市级林业重点工程。郑州以增加森林资源总量、完善森林生态网络为突破口,重点加强平原、主要水系防护林和绿色通道建设,积极恢复邙山、贾鲁河上游的丘陵岗地及东南沙丘等生态敏感区的森林植被,扩大西南水源涵养林建设规模,加快名特优经济林、速生丰产用材林和林木种苗花卉基地建设,在城市周边营造了一道森林屏障,编织了一张防护城市的绿色生态网络,推进了林业现代化建设,实现了林业的跨越式发展。
据统计,自2003年以来,城郊工程造林累计3.8万公顷,省级道路绿化123.2公里,绿化率达99.8%;铁路绿化23.6公里,绿化率98%;沟河渠绿化138.6公里,绿化率98.3%,工程造林累计投入资金8亿元。在广大平原农区,以农田林网化为目标,以“小网格、窄林带”为原则,建设河沟路渠林网林带,组织实施了平原绿化高级达标活动。目前,全市16个平原和半平原乡镇全部实现平原绿化高级达标。
在城市郊区大力开展生态镇、生态村建设,明确了生态镇和村的详细建设标准,目前村村都建设有小公园或小游园。经河南省林业调查规划院核查,郑州市城郊农田林网和农林间作面积达2.9万公顷,平原农田林网控制率达90.6%,乡镇所在地绿化覆盖率达33.7%,村屯绿化覆盖率达29.1%,城郊平原农区基本上形成了点、片、网、带相结合的综合防护林体系。“城区园林化,郊区森林化,道路林荫化,庭院花园化”,这是郑州市创建绿化模范城市取得的显著成效,一个“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居更佳”的现代化多功能国际商埠和亚欧大陆桥上的绿色城市正向世人走来。
本文来源:韦德网站官方入口-www.weiweiaotao.com